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宁夏故事
十二扇门后的春天
——社区妇联专干开海燕的“家庭扩容计划”
2025-05-23 08:39:37   
2025-05-23 08:39:37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困境儿童参与社区活动。

  开海燕给妍妍带了礼物。

1.png

  开海燕(中)在做社区困境儿童情况汇报。

  编者按:

  在银川市有3100名爱心妈妈,其中2400多名是妇联系统专职干部。她们联同女企业家协会、社会爱心组织等,为银川市2000多名困境儿童提供帮扶。金凤区荣锦苑社区的“90后”妇联专干开海燕就是其中一员,她用2年时间悄然重构“家”的定义——从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到困境儿童口中的“开心阿姨”。当十二扇紧闭的门扉次第开启,春光便不再是独属血缘的私藏,制度化的帮扶在她的努力下正转化为具象化的母爱。

  “认领”现场

  爱心妈妈的家庭迎来“扩容”

  5月6日下午3点,社区活动室内,阳光斜斜地照在窗台的绿萝上,35岁的社区妇联专干开海燕正在主持一场“认领”活动。

  六张桌子围成一个圈,10余位社区工作人员端坐两旁。开海燕打开投影仪,屏幕上孩子们小小的身影在她黑色的衣服上投下斑斓的光影。

  一张简易表格,三言两语,12名困境儿童的信息逐渐清晰。

  负责残联、民政口的专干刘海霞用笔尖在材料上点了点,“尤其是小航,孤独症,情况比较复杂……”

  “小航目前在金凤区残联做康复。”开海燕说,“我有孤独症儿童陪伴经验,我来对接吧!”

  “我申请结对智力残疾的小欣,她住我家对面,我女儿和她一起玩耍过,必要时加副筷子而已。”刘海霞说。重要的是,她之前学过护理,专业知识用得上。

  “小明,因脑瘤导致偏瘫,由崔慧玲负责。”

  “小海今年9岁,智力残疾。这是王颖网格的,就由她负责。”

  “小晨是唐氏综合征,是慧芳网格的。但慧芳休产假,我来继续关注。”开海燕给自己加了“任务”。

  ……

  很快,12个孩子的名字后面就签满了名字。这些社区工作人员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——爱心妈妈。她们的家庭将“扩容”,与“认领”的孩子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  窗台上,绿萝新抽的嫩芽舒展开来,有着2年爱心妈妈经验的开海燕,心情却没法舒展。拥抱这个动作,对于正常孩子而言,是多么的平常。可是对于每一位爱心妈妈,想得到困境儿童的拥抱,并非易事。

  开海燕对孤独症的了解来自一个叫瑞瑞的男孩。2019年,开海燕曾陪伴过他一段时间,三周时间教会他穿鞋、天天陪他做康复训练……

  “我不止一遍地祈祷,希望奇迹能降临到这些孩子身上。”开海燕说,“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,每一个灿烂的笑容,都让我真切体会到付出的快乐。”

  特殊的“礼物”

  安慰的不只孩子还有其家人

  开海燕的工位在社区二楼。一抬头,她就能看到金凤区第二十小学的操场。9岁的妍妍在那里上二年级,她管开海燕叫“开心阿姨”。

  5月6日下午4点半,开海燕先把妍妍从学校接到社区爱心妈妈驿站。妍妍拿出书本,边读边写。一个个清晰的字迹,像一颗颗星辰落在开海燕的眼里。

  “2023年6月,我入户调查时认识了妍妍,孩子因癫痫导致智力损伤。那时,她妈妈还要照顾生病的妹妹,我就帮着照顾她。”说这话时,开海燕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。

  “妍妍,你这个词的发音错啦!开心阿姨可听着呢。”开海燕摸着妍妍的头,给她纠正发音。

  “第一次见面时,她躲在妈妈身后很害怕。我也有孩子,那种情景让人很难受。”从那以后,开海燕没事就去妍妍家,带孩子参加各种社区活动,让她走到人群前面勇敢地表达自己。她还会把妍妍带到家中,和女儿一起玩。

  “妍妍,我今天带了玩具,你挑一个,给妹妹挑一个。”开海燕摇晃着玩具,妍妍先给妹妹挑了一个黄色的小萌鸡。“妍妍都知道给妹妹挑礼物了,真棒!”

  两年来,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开海燕手机和电脑里的3000多张照片。“这是给我过生日”“这是陪我看电影”“这是给我买玩具……”妍妍走过来,一起翻看相册,小脸儿几乎贴到了开海燕的手上。

  看着这对“母女”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,妍妍的妈妈户文秀嘴角不自觉地翘起。“那段时间太难了,我总是找海燕哭诉。她给了我很多安慰,一次次让我带孩子走出家门参加社区活动,人慢慢也有了精神。”

  开海燕也给户文秀带来一份“礼物”:“今年10月,一批社区公益岗到期,我给你申请了一个。”

  她知道,人要走出家门,才能敞开心扉,特别是这些“小树苗”的妈妈们。

  5月8日下午,开海燕和同事戚丽萍骑车去看4岁的小言。车把上悬挂着一个红色布袋。开海燕说,女儿喜欢玩抓娃娃,家里攒了很多毛绒玩具,每次入户,她都会拿一些。

  小言拿着毛绒玩具玩起来,白色的耳机线垂落在脖子上。小言因听力障碍,日常需要戴助听器,目前正在残联做语言发音康复。金凤区残联的工作人员说,按照目前恢复状况,等到秋天,小言就能正常进入幼儿园了。

  因为照顾孩子,小言的妈妈一直没有工作。“我给你申请了社区公益性岗位,等孩子上幼儿园你就出去工作。”开海燕安慰道。去年,她还向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给小言申请了一个免费助听器。

  看着开海燕二人离开,小言站在门口,含糊不清地说:“阿姨再见!”

  多么平淡的四个字呀,可是在开海燕眼里,却藏着大大的希望!

  “闭门羹”

  无数次问候只为一句“请进”

  荣锦苑社区常住人口约有1.3万,每至傍晚,烟火气浓烈地蒸腾着。

  居民楼下人影交错,琥珀色的灯光晕染着夜色。开海燕和同事张惠敏停在小航家楼下,脚步迟疑。

  近一年来,她们只见过小航一次。平时,开海燕给小航妈妈发信息、打电话,很少得到回应。几次上楼敲门,都遭遇“闭门羹”。

  是抗拒见面?还是真不在家?抑或孩子出了问题?

  说话间,已经到了房门前。

  “哎呀,你们来啦!快请进!小航,阿姨来看你了!”

  门一开,开海燕和张惠敏心里立马亮堂了。

  见到小航的那一刻,开海燕过去抱了抱他,“来,和阿姨击个掌!”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只有陪伴过孤独症儿童的开海燕能懂。

  小航自顾自地玩着。她们和妈妈交流着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照护、康复训练等。这一切,让开海燕又想起了瑞瑞。“你如果需要我们照顾孩子就打电话,真的,别不好意思。我们就在社区上班!哪怕一个小时,你也能休息下。”临走时,开海燕说。

  回去的路上,开海燕一阵心酸。她知道,孤独症儿童的妈妈太难了!“这也是我总想为她们做点什么的原因吧。尽管多是微不足道的事儿。”

  “35码,男鞋。记下来,下次给小航带上。”她对张惠敏说。

  这天,她们还想去看小晨,但不知道什么原因,小晨妈妈取消了见面……本来,开海燕想征求她关于特教老师进家门的需求,这也是近年来荣锦苑社区计划要做的事。

  “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想法,我们尊重他们。”开海燕没有埋怨。在和这些困境儿童相处的过程中,她变得越来越豁达,也越来越有耐心。

  还有很多个孩子等着“入住”爱心妈妈这个大家庭呢。

  夜色中,开海燕又掏出了手机,“我还得给小晨妈妈发信息,这两天再入户了解一下。”(文中困境儿童均为化名)

  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倪会智 /文 韩胜利 /图)

【编辑】:张静
【责任编辑】:杨丽